当前日期:
返回主站网站首页系部动态系部概况岗位职责党团建设图视信息招聘信息资源下载联系我们

首页信息中心系部动态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自评总结报告
来源:系办 点击数:4198次 更新时间:2015/4/26 23:37:54
 

一、专业建设目标及其完成情况 

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以“优基础适口径、强素能多方向”为指导,依托行业和企业,立足于池州,服务长三角旅游经济区域合作发展战略和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需要,店管理、导游作为两个要方向,全面推进以育人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重要切入点、以校企合作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体现应用性、技术性、现代化的专业特色,以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有较强实践能力、素质全面的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专业根据“宽基础、重应用”的原则,将酒店管理、导游两个岗位(群)作为要建设方向,经过年的努力建设,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建成一批仿真或生产性实训基地,初步形成校企双向介入的共育机制和“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内外结合、社会实践”的教育模式,将该专业打造为专业特色更加鲜明,更加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为顺利实现“面向基层,服务企业,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度的敬业精神、较强的操作能力的应用型旅游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保障的示范专业

根据安徽省省级示范业院校项目验收工作文件精神,按照旅游管理省级特色专业项目任务书的要求,通过进行自我检查与评价我们认为专业达到了预定的建设目标。

1按照酒店管理、导游两个方向分流,以学生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的标准,建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注重实践,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形成了“三段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和“双监督、双评估”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了以校企合作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

3、建成了多门精品课程、核心课程、校本教材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4组建一支“注重实践、梯度培养、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 “双师型”比例达89%

5、建设11校内仿真或生产性实训室,在1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还与相关企业联合开设了酒店管理方向的“订单班”

6、顺利完成了旅游管理专业省级教学团队项目的结题工作,成功地组织实施了省级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二、专业建设与改革的主要成效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本专业通过行业、企业专家的加入,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广泛的校企合作,深化工学结合,与企业、行业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一起讨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促进教学过程实践化、开放化和职业化。

首先,坚持与旅游企业多沟通,按照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的规律,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尽可能加大实践环节课时,减少纯理论教学课数。另充分利用校内仿真或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生动直观地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大力加强职业技能训练,使得学生在实践能力、服务意识、综合素质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

其次,积极培育并运用行业资源,一方面从企业一线聘请管理人员、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主要讲授实践技能课程、举办专题讲座或担任实训实习指导;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赴旅游景区、企业进行见习或岗位实训,运用真实的工作环境组织专业教学。

再次,安排半年以上的时间,组织学生赴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从实习目的、实习纪律、实习内容、实习考评等方面予以精心指导,将实习方式从“放羊式”“随意式”变为“跟踪式”“全程式”,实现了从顶岗实习到正式就业的无缝对接。

上述理论教学与校内实训结合、课程教学与课程实践结合、理论教学与校外实践结合的“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完全做到了“学中做,做中学”,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反复训练职业技能,最后达到增强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

本专业将课程建设与改革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课程体系建设。以造就面向旅游服务与管理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重要切入点,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经过五年的努力,建成了3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院级精品课程,初步构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课程体系。

2、课程标准建设。根据旅游业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资格标准,建立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9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另与合作企业(单位)共同研究开发了9门工学结合的项目课程标准(含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环境、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能力特点和教学考核方法等)

3、核心课程建设。以职业岗位能力和“双证书“为导向,构建核心课程内容;以教、学、做一体化为模式,实施核心课程教学过程。目前,已建成《旅游政策与法规》、《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导游业务与模拟》、《旅行社计调实务》等9门体现职业能力要求的优质核心课程,还编制了相应的特色教材和教学课件。

4、精品课程建设。努力建设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体系,已完成了省级精品课程《旅游心理学》的结题工作;正在进行《旅游市场营销》、《模拟导游》两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另将《酒店情景英语》、《旅游礼仪》《餐饮服务与管理》、《导游英语》4门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5、教材建设。选用了突出职业能力要求的教材,并融合旅游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有关内容;还主编或参编了一些教学上需要而市场上还没有的教材以及针对本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如介绍池州市旅游资源的专业教材《九华山佛教文化》、《池州导游词汇编》,体现酒店管理专业必备技能的实训教材等。通过教材的撰写,也促使相关教师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与科研能力。 

1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情况汇总表

建设内容

单位

预期数

完成数

完成率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2

2

100%

省级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

0

1

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课程体系

1

1

100%

工学结合课程标准

8

9

112%

专业核心课程

9

9

100%

校本教材

5

6

120%

省级精品课程

3

3

100%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10

10

100%

(三)教科研建设

切实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科研活动,是实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是服务社会的前提,也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途径。本专业通过设置旅游管理教研室,时常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教学研讨或学术交流,鼓励并支持教师们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社会服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等方面展开研究,锐意改革创新。目前,老师们结合专业建设与改革,主编了1部省级规划教材、多部校本教材,还承担许多项省级或院级教科研课题。

(四)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建设

1、校企合作制定“双监督、双评估”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本专业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企业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作用,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标准和评价方法,在培养过程中共同对学生的实训成绩和技能掌握水平进行了评价,还广泛开展了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及时汇总用人单位反馈信息,从而有效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教育教学模式。

2、建立“学生、家长及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本专业按照学生刚入学时职业需求调查与专业咨询、在校期间过程考核与信息反馈、毕业顶岗实习与就业跟踪调查的三个阶段,努力构建立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将学生本人、家长和社会对本专业培养质量的反馈意见一并纳入其中,进一步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机制。

(五)“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本专业结合省级教学团队的建设,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点,遵循“注重实践、梯度培养、专兼结合“的原则,通过选派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与学历进修、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举办讲座或兼任实训、实习指导教师等多种途径,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工作,促使了教学团队结构更加优化、师资水平不断提高。

1、教师队伍数量和规模。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兼职教师12人,基本实现了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双师素质高、整体实力强”的建设目标。

2、教师队伍结构。专任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9名,讲师7名,助讲2名,具有教师系列之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16人,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者10人。兼职教师基本为来自旅游行业企业的管理人员或能工巧匠,大多具有高级职称。

2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效表

建设内容

预期数

完成数

完成率

培养和聘请专业带头人数

4

4

100%

培养和聘请专业骨干教师数

10

10

100%

省级教学团队个数

1

1

100%

专任教师赴企业实践人次

10

20

200%

专任教师双师型比例

90%

89%

99%

聘请兼职教师人数

10

12

120%

(六)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

1、抓好校内仿真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在原有实训教学条件的基础上,我们会同旅游企业,努力构建与旅游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发展相适应、技术上具有前瞻性并与企业共享的校内仿真或生产性实训基地,以便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培训、校企合作项目课程改革以及旅游企业员工培训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并使该专业校内实训资源向相关专业辐射,从而更好地满足专业群人才培养的要求。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池州未来旅游发展的需要,按照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的建设原则,我们在原有的导游模拟实训室、前厅服务实训室、中式铺床实训室、酒店标准间实训室(两间)、餐饮服务实训室、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训室、形体训练室的基础上,更新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训室的操作设备,升级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模拟教学系统、酒店管理模拟教学系统和专业英语口语多媒体教学系统。与此同时,我们积极通过校企共建,开辟“校内厂”,努力将相关实训室建设成面向旅游接待服务与管理一线的实践基地。如增设酒吧实训室,在发挥好实训教学功能的前提下,拟对外营业;建设旅行社实训室,并引进一家旅行社进行经营。另外,还投资新建一个多媒体网络语音室,以促进该专业演讲与口才、导游英语、饭店情景英语等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2、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订单班培养

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建立校外顶岗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企业岗位要求实习,边工作边学习,深入感受工作过程,达到“做中学”、强化职业技能的目的。目前,本专业已建有池州中大旅行社、九华股份大九华宾馆、浙江海中洲集团、海南三亚金拇指旅游公司等10多家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促使近三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8%以上,且就业含金量相当高。

本专业在抓好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还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创新校企合作有效机制,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的办学模式改革,自20149月起和浙江海中洲集团有限公司、九华股份大九华宾馆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联合开设了酒店管理方向的订单班。现已招收2014级海中洲订单班学生23名,该班具有以下特色:(1)半学费就读:除照常享受国家奖助政策外,前两年企业为订单班学生提供助学金3500 /人(分2次补贴),寒、暑期见习和毕业顶岗实习均是带薪实践(实习年收入一般不低于3.5万元)。(2)双证书制度:除了大专的学历证书,毕业前可考取高级客房服务员资格证、高级餐厅服务员资格证、酒店管理师职业培训证、调酒师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3)培养模式独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校企联合,定向就业:依据企业人才需求,订单培养,入学即与企业签订有关协议,合格学生100%保证就业。

3    校企合作与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成效表

建设内容

预期数

完成数

完成率

合作企业

15

18

120%

专业指导委员会

1

1

100%

订单班

1

1

100%

校内实训室

8

11

138%

校外实习基地

15

18

120%

(七)社会辐射与服务能力建设

本专业具备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过硬的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形成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良好学风,他们多次在院级以上专项竞赛中取得佳绩,如荣获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奖项、池州市文明导游员大赛“十佳导游员”称号等;另外,“双证书”获取率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和高级客房服务员职业技能鉴定的通过率连续多年创历史新高,远远超过全省总体合格率。毕业生大多能在各自的就业岗位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工作,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与重用,也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本专业为进一步体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职能,还利用我院作为池州市旅游教育培训基地的优势,积极承办本市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培训及导游年审培训,承接全市历届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技能大赛的评委工作,并为九华股分东崖宾馆、石台县旅游局、九华山旅游集团公司牯牛降风景区、池州东榕度假酒店等企事业单位提供员工培训服务。此外,积极参与市旅游协会的活动,承担企业和社会科研课题,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导游词创作、营销方案设计等技术性工作。

(八)相关专业群的建设

旅游管理系我院旅游类专业群之中的重点与核心专业。通过对该专业的精心打造,有效地带动了旅游英语、涉外旅游等相关专业的建设,全面推动了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学院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设思路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省级特色专业,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教学改革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辐射示范等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和优势,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对照省教育厅特色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足,亟待予以改进。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尚须进一步转变和提升。部分教师未能深入理解并主动适应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建设措施、教育评价、教学管理方法等,时代紧迫感不强,给专业的高质量教育教学改革增添了阻力。 
     2
、专业建设带头人、课程建设负责人的培养以及本专业的教学梯队建设仍需加强,尤其是专任教师队伍中真正的“双师“素质与能力有待提高,各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还未切实形成。 
    3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集体进行教学研讨的风气欠浓厚、高水平的教学成果或教研项目不够多等状况有待改善。此外,探索与推进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也是本专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 
  (二)改进思路及措施 
     1
、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及教育发展理念的培训。拟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来学院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学术研讨,以更新或拓展本专业教师的高职教育观念,促使他们对专业调研、人才培养目标、建设思路、教育评价、教学管理方法等深入理解并主动适应,增强时代感和责任感,善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与提高。 
     2
、加大专业带头人、课程建设负责人的培养与引进力度,使他们的高职教育理念、科研教研水平以及实践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成为本专业领域内较有影响的高水平带头人与建设者。 
     3
、深化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通过业务学习、集体备课等多种形式,开发规范的课程建设规划与课程标准,形成更多的精品课程以及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引导教师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研究,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意识,探索与发展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4
、全面关注并深刻认识示范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个性评估中有关专业建设方面的各项评价指标,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教、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不断认真总结专业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
     5
、继续抓好本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完善,针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的结果改进并完善实践教学的软硬件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双证书“通过率与技术含量,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6、继续选派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另鼓励教师与企业深层次对接,切实参与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新景区导游词创作、营销方案设计等工作,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

总之,年的特色专业建设,旅游管理专业已取得了以上阶段性的成果。今后,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旅游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夯实专业基础,开展工学交替,密切校企合作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深度合,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操作技能真正得以增强让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内涵、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等方面不断有新的提升一定会将其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池州乃至安徽旅游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旅游系精心组织学生旅行见习活动 下一篇:旅游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对接区域产业情况分析表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谩骂攻击
  友情链接
安徽教育人事网池州先锋网池州市人事考试网池州人才网工资查询系统池州人网安徽教育网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安徽高教网池州政府网
精品课程 | 本系联系方式 | 主任致辞 | 教学名师 | 网站管理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技术支持  邮件:xll38@sina.com 电话:0566-2092457  地址:池州市建设西路389号